首页 探秘历史 正文

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后,两位幸存者的结局如何?一位享受正师级待遇

转眼间半个月过去了,老宋说什么都不再接受继续观光的邀请,这可把老王急坏了,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老同志,你应该明白的,领导的良苦用心,你当真视而不见吗?那天张厅长接见你,其实已经表明了意图,只是看你还没有留下来的意思,才让我来做工作。这些天,保定地图都快逛遍了,你都没有看上眼的地方吗?只要你提要求,老英雄,组织上都会尽可能满足的啊”这位“老宋”为何如此受到民政...


转眼间半个月过去了,老宋说什么都不再接受继续观光的邀请,这可把老王急坏了,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老同志,你应该明白的,领导的良苦用心,你当真视而不见吗?那天张厅长接见你,其实已经表明了意图,只是看你还没有留下来的意思,才让我来做工作。这些天,保定地图都快逛遍了,你都没有看上眼的地方吗?只要你提要求,老英雄,组织上都会尽可能满足的啊”

这位“老宋”为何如此受到民政厅的重视?因为他就是狼牙上五壮士的两位幸存者之一:宋学义。而他为何临终前还要拖着重病的身躯,用四场报告才换回一辆拖拉机?

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后,两位幸存者的结局如何?一位享受正师级待遇

战士


故事要从1941年8月说起,侵华日军加紧对华北抗日根据地“扫荡”和“蚕食”,调集7万余人发动了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秋季“大扫荡”。其中,3500余人分多路向狼牙山地区扑来。

9月23日中午时分,日伪军已集聚在狼牙山下。当时,留在狼牙山的党政机关、游击队和群众三四万人。

为了掩护这些机关人员和群众转移,一分区司令员杨成武命令一团利用天险地形,守住阵地,而后伺机突围。

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后,两位幸存者的结局如何?一位享受正师级待遇

完成任务撤离时,第7连奉命阻击敌人,掩护团主要部队,24日中午,分区司令部和团主力都已完成完全转移,当天深夜七连的战士们进行转移,命令第6班占领狼牙山西山口,继续吸引敌人火力,掩护作战。

留下6班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隐蔽在棋盘陀最险要的两个据点,时刻准备阻击敌人。

25日清晨,500余名日、伪军对狼牙山发起进攻,五位战士沉着冷静,奋勇还击,不但成功让敌人误以为这是我军主力部队,还打退日伪军多次进攻,为主力部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并毙伤90余人。

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后,两位幸存者的结局如何?一位享受正师级待遇

当他们开始往后撤的时候,在棋盘陀的一个岔路口做出了人生的重要抉择,一边是主力部队撤离的方向,一边是通往悬崖峭壁的绝路,这一选择无疑是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还是留给自己呢?

五位战士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悬崖峭壁,只为不暴露部队,敌人穷追不舍,子弹打光后,战士们用石块还击,一直坚持战斗到日落。

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了所携带的枪支后,他们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

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后,两位幸存者的结局如何?一位享受正师级待遇

也许是浓浓的兄弟情感动了上天,葛振林、宋学义二人跳崖时也不忘相互搀扶,山腰的树枝伸出援手,挂住了他们,让二人幸免于难,但都伤不轻,后来多亏了当地道观的一名道士,在山腰处发现了他们,并救了下来,而其他三个年轻人至此壮烈牺牲了;这就是著名的狼牙山五壮士,很快他们的事迹传遍了抗日革命根据地。

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后,两位幸存者的结局如何?一位享受正师级待遇

“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这便是家喻户晓的“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它激励了一代代中国人,然而两位幸存者后来的故事,也激励着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

同为幸存者,一个是正师级干部,另一个却回家务农,他们的后来的过往是天壤之别的,那么后来的故事又究竟是怎样的呢?

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后,两位幸存者的结局如何?一位享受正师级待遇

让我们先来说说正师级这一位,他就是当时的副班长葛振林,因为伤势不重,一直留在部队,他回忆道:“当时班长和胡德林、胡福才是单个跳下去的,我和宋学义是搭着肩膀一起跳下去的,也许正因此才被树枝挂住而保住了两条性命。”

【枪炮变镢头】

1951年他接受了一项新任务,手中的武器由枪炮变成了扁担和镢头,起初许多战士怎么也想不通,葛振林一方面耐心地做战士们的思想动员工作,另一方面身先士卒,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与战士们一起挖土抬土,经过几个月的奋战,就将工程建设任务高质量的完成了,这就是率部参加荆江水利工程的建设。。1952年第7期的《人民画报》上,这位昔日英雄再立新功的风采,被两个版面刊登展示。

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后,两位幸存者的结局如何?一位享受正师级待遇

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上,他都是兢兢业业,直到1981年7月,葛老离休了。所有人都认为退休了的葛老总该歇歇了吧,可葛老怎么歇得住呢?孩子们成了葛老心头的牵挂!

闲不住的老头

离休后的他一直担任衡阳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经常到各所学校为孩子们讲战斗故事、讲革命传统、谈人生理想……有时会救助贫困学生,给他们送一些学习用品。

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后,两位幸存者的结局如何?一位享受正师级待遇

不在外吃饭

在葛老离休后的20多年里,他先后到过学校200多所,足迹遍布全国,累计做了400多场报告,却没有收过一分钱或者一件礼物。

不但如此,他给自己定了一条规矩:去市内学校,坚决不在外吃饭,一定要回家;去外地学校,也不搞什么接待,高标准更是不行。

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后,两位幸存者的结局如何?一位享受正师级待遇


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后,两位幸存者的结局如何?一位享受正师级待遇

有一次,他参加一个表彰大会,到了湖南长沙他的临时房间时发现这个房间很高档,就问起了价钱,房费居然每天要上百块,这还得了!葛老当机立断,换!无论别人怎么劝说,他只要最普通的房间。

在外如此,在家的葛老是什么样的呢?在家里的葛老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小老头!功名利禄,他全然不在乎,也不提起,功臣这个名号谋福利什么的,更是不可能了,就是孙子病危也不搞特殊。


有一次,葛老的孙子突发高烧,老伴要他赶快打电话让单位派辆车救急。葛老义正言辞的说“车是公家的,我们不能沾公家的便宜,坐公共汽车吧。”老伴心疼到不行,今天孙子突发疾病,救命也不行吗?自己来打!但葛振林硬是按着电话不让别人靠近。老伴别无他法,只好眼睁睁看着儿媳背上孙子挤公交,那天可是个大日头。


其实按照规定,葛老每月可以免费用车近200公里,他宁可让保姆用轮椅推着他到卫生所去看病,也不占公家便宜。

连保姆都说:“看到葛老这样,我真想哭。”因为从家里到卫生所不仅距离遥远,道路也不平坦,经常上坡时,就用双手帮着拼命地转轮椅,他也怕累到了保姆。


葛振林一生都在为别人着想,可自己的儿子却全然不是这样的。葛振林的4个儿子,只有一个儿子在部队当兵,其他都是工厂里的普通工人。

后来有两个儿子因单位效益不好,先后下了岗。葛振林曾对在老家务农的侄子葛淑谦说:“你们不要怨恨我,我是个真正大公无私的老革命,从来不用自己的权利为自家人办一点儿私事,要不咱们50多口人的一个大家,怎么也得有几个在外边工作的,不会都在老家务农”

葛振林一生勤俭节约,清贫廉洁。那个不足120平方米的院落,是单位在1 957 年分配给他的,他和老伴一住就是40多年。

室内布置陈旧,几十年如一日,没有一件新的家用电器和家具。那把用了40 多年的老藤椅已经松了架,背部也破了几个大洞,但葛振林仍舍不得扔掉,一直凑合用着。


葛振林是河北省曲阳县喜峪村人,他生前一直深深地眷恋着家乡的父老乡亲及山山水水,也时刻关注着家乡的建设与发展。葛振林每次探亲回到老家,都帮着他们出谋划策,搞好村里的各项工作。

同时也谆谆告诫他们一定要廉洁奉公,齐心协力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

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后,两位幸存者的结局如何?一位享受正师级待遇

1973年,葛振林拿出自己平时节省下来的钱为村里买来电机和变压器,解决了乡亲们浇灌田地的用电需要。他一直惦记着村西那片大荒滩,建议村里把荒滩改造成良田。

很快,乡亲们齐心协力,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改造出了150多亩的良田,并且种上了庄稼,这让葛振林很是高兴。

葛振林也十分关心村里的老年人,每次回家乡他都不顾自己年迈体弱,村里有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生活上也有些困难,葛振林多次给他送去钱和物。那位老人感激地流着泪说:“振林,你是个大好人呀。你的名气很大,但没忘记咱老家人,好人有好报哇!”

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后,两位幸存者的结局如何?一位享受正师级待遇


年迈的葛老对别人都是落落大方的,唯独自己啥也不舍得,连空调都不舍得吹,哪怕是医院的空调!

2004年11月,天气异常寒冷,87岁高龄的葛老已经住进了医院。好心的护士以为趁葛老睡着了,打开空调不会被发现,可这个老头丝毫不领情,往往醒来后第一件事就是伸出颤抖的手把空调关上。这电啊,都是咱们国家的财产,能节省就节省些嘛。

这位民族英雄,终究是无怨无悔地走完了他的人生征途,2005 年 3 月21 日晚,葛振林老人终因医治无效而与世长辞,

葛老官至正师级干部,而另一位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宋学义却回乡务农。这是为什么呢?

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后,两位幸存者的结局如何?一位享受正师级待遇


这要从沁阳市博物馆所珍藏的头号文物说起,一个早已明显磨损的、形状独特的皮质腰带,这条有点儿像电影里的子弹带的腰卡,是当时为老宋定制的,那之前宋学义靠着帆布子弹袋缝钢板的腰卡过了数十年。

他的左眼也在跳崖时不幸被树枝所伤了,只有走到近处才能看清楚。身体上的伤残,是这位壮士当年早早离开部队解甲归田的直接原因。


1944年,宋学义在河北一个安置村已经生活了3年了,并娶了当地一个农民的女儿。

1947年,宋学义得知家乡解放,遂和妻子一起返回河南沁阳北的一个村里。从部队复员到乡村振兴,即便回故乡务农,宋学义的党组织关系从未间断,只是对于转业的原因,只字不提。路途漫漫,资料缺失,战争年代的英雄宋学义已经“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

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后,两位幸存者的结局如何?一位享受正师级待遇


狼牙山五壮士宋学义,明明可以靠履历,但却甘心从头干起,名气意味着什么,对他来说犹如过眼云烟。

他绝口不提,隐姓埋名,经历缺失的他,在那个年代也惹人非议,村落的家长里短,委屈如期而至,而他却从不抱怨,也不曾对任何人说起。

一大家子人都是他辛辛苦苦地拉扯着,微薄的伤残补助,他全部用来乐于助人,而家里人吃得最多的就是树上的叶子,还是他用残破的身躯奋力摘得的。


人们或许永远不知道他是谁,他在哪里,直到1951年10月下旬,一个寻找英雄的活动,让这位英雄“重见天日”。

有迹象表明,“狼牙山五壮士”有人还活着,有人在沁阳见到过,从中央到地方都十分关心,务必要尽快找到他。壮士的安置问题,更是尤为重要。

当时省委派专人把老宋一家接到河北省省会保定,并安排一位姓王的同志全权负责。

次日,老王就领着老宋一家来到了保定市省民政厅。张厅长见宋学义的三个孩子个个都面黄肌瘦,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服,就知道他们在农村生活状态一定是十分困难的,

于是在临分别时特意嘱咐道,宋学义同志,寻人路艰辛,着实不容易,留下来安排个工作,不要回去了。这几天先去转转看,有什么需要都要及时说,组织上会进行安排的。

这一路上看电影、转商场、逛动物园、参观,老首长和老战友让宋学义一家见了个遍,昔日的战友转业到地方后都大大小小是个领导。当所有人听说宋学义是农民,每天干些农活,饥饿的时候只能啃树叶的时候,纷纷当起了说客,可老宋却都只是笑笑,不再说话。

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后,两位幸存者的结局如何?一位享受正师级待遇


转眼间半个月过去了,老宋说什么都不再接受继续观光的邀请,这可把老王急坏了,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老同志,你应该明白的,领导的良苦用心,你当真视而不见吗?

在家过的日子那么苦,领导们于心不忍啊,就希望你能留下来,让领导们关怀下,安排个合适的工作,这样你既可以继续为革命作贡献,又能够颐养天年。

那天张厅长接见你,其实已经表明了意图,只是看你还没有留下来的意思,才让我来做工作。这些天,保定地图都快逛遍了,你都没有看上眼的地方吗?“只要你提要求,老英雄,组织上都会尽可能满足的啊”

宋学义见老王把话说明了就说:俺们村的情况俺知道,外号叫百苦村,全屯子的人还都在苦哈哈的水里泡着呢,我怎么能留在这里享清福呢,人可不能忘本啊,得领着他们致富不是?

等老王三顾茅庐的时候,宋学义开门见山:“我是坚决不会留下的,别再劝了,我认真总结了下,主要有三点,你给领导回复一下,感谢他们得关心,我真的不能留下。一来,我没什么文化,一天学也没上过,好不容易在部队学了点,也就勉强小学生一样,不能堪当重任;二来,我有残疾,在大城市,力气活也干不了,动脑子也玩不转,没啥贡献;三来,我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村里穷,我就过不得日子,怎么都要跟乡亲们一起致富,,一个人就算过的再好,我心里也不好想的!”

老王一听不无惋惜但无奈宋学义十分坚定,就这样宋学义毅然带着家人又回到了北孔村。直到一部电影,让两位老英雄的命运再次产生了交集。

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后,两位幸存者的结局如何?一位享受正师级待遇


1959年,北京八一电影制片厂筹拍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更好得还原历史,将葛振林和宋学义分别接了过来,让他们来协助拍摄电影。

两位老战友难得聚在一起,禁不住热泪盈眶,他们耐心地给导演及演员们讲当年狼牙山战斗的经过,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有了他们得诠释,电影得拍摄让所有人都务必振奋。

有一天吃完晚饭没什么事做,葛振林对宋学义说:“走。咱们洗澡去,放松放松!”可一向对葛振林顺着来的宋学义没有响应,他皱着眉头说惦记着家里,没心情。

葛老听了十分震惊:“家里没有劳动力,有困难要跟组织讲啊,别苦了家人和孩子,你大女儿身体不好,组织上会想办法照顾的。”

宋学义从来自家的事情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即使后来一个女儿患上小儿麻痹四处求医时也没有,最终女儿下肢致残。不仅女儿,老宋甚至没有为自己争取过分毫。

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后,两位幸存者的结局如何?一位享受正师级待遇

直到1970年l0月,此时的宋学义已经身患重病,捂着肚子已经是常态了,疼得太狠了,他就掏出两片止痛药吃。这时候,宋学义正在去开介绍信的路上,因为他思前想后,只想要一台拖拉机。

宋学义受到了热情接待,用4场报告“换”回了一台在那个年代还有算得上是珍贵的拖拉机,这是他破天荒地向组织伸手,

宋学义的生命定格在了1971年6月26日,他最终因肝癌在郑州离世,长眠在河南沁阳烈士陵园。而8年后,宋学义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他是158位烈士中唯一一个不是牺牲在战斗中的烈士。

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后,两位幸存者的结局如何?一位享受正师级待遇

积分打赏 普通打赏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发布评论

相关推荐

云南老农

云南老农

“桶里都是干尸!”2017年,云南一位老人上山采药,意外发现多个装有尸骨的油桶,当即上报有关部门。专家:都是烈士! 2017年,云南乌木...

探秘历史 2023.07.05 0 383

如果对您有帮助!请支持下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