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探秘历史 正文

1934年,一货郎救下三千名红军将士,政府曾6次组织寻找

“找到了!找到了!我们终于找到那个扁担郎了!”“真的?”时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的程子华在听到秘书的汇报后,一时激动地站了起来,他看着秘书,眼角不觉湿热了起来。“快叫司机准备一下,我处理下手上的工作,马上就要见他!”秘书不敢耽搁,他忙去安排程子华去往河南卢氏县的具体工作来,虽忙碌中带着喜悦,但让他感到伤心的是,这个让程子华念念不忘甚至曾六次寻找的“红二十五军...


“找到了!找到了!我们终于找到那个扁担郎了!”

“真的?”时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的程子华在听到秘书的汇报后,一时激动地站了起来,他看着秘书,眼角不觉湿热了起来。

“快叫司机准备一下,我处理下手上的工作,马上就要见他!”

秘书不敢耽搁,他忙去安排程子华去往河南卢氏县的具体工作来,虽忙碌中带着喜悦,但让他感到伤心的是,这个让程子华念念不忘甚至曾六次寻找的“红二十五军恩人”陈延贤,已经于一年前离开了人世。

在去往河南卢氏县的路上,程子华坐在车上,只是觉得感慨万千,泪流满面,如果当时没有这位领路人,恐怕也没有后来的红二十五军......

观察着后座上感伤的程子华,司机只觉得纳闷,平易近人的他,今天为什么会这么伤心?而这次领导亲自去往河南卢氏县,又是去见哪位重要的人?

捺不住心里的疑问,司机询问程子华,“领导,我们这次是要去什么人?”

1934年,一货郎救下三千名红军将士,政府曾6次组织寻找

程子华


程子华默默叹了口气,他看着车子前方,淡淡说道,“我们这次去见恩人,去见当时救下红二十五军的恩人......”

“恩人?”看着程子华凝重的表情,司机意识到,这位主席口中的“恩人”,肯定不是一位简单人物。

那么,这位“扁担郎”陈延贤到底是什么人?他和程子华之间到底发生过什么事情?为什么程子华又派人找他六次之多呢?

故事还要从国民党在豫西卢氏地区“围歼”红二十五军说起,在红二十五军落入敌人的布袋阵时,是“扁担郎”陈延贤,带着红二十五军逃出了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圈,救下了红二十五军近三千多人的生命。

山西货郎

1912年农历l0月15日,陈延贤出生于山西省晋城县(现泽州县)水东长阴村一贫苦农民家庭。

因为陈延贤兄弟姐们六个,年幼时的他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尤其是在父亲病逝后,家庭生活更是陷入了艰难的境地。

然而陈延贤并没有向生活低头,生活越是困难,陈延贤越是下定了决心,他要靠自己给母亲还有弟弟妹妹一个好的生活,要努力让他们吃饱饭。

1934年,一货郎救下三千名红军将士,政府曾6次组织寻找

陈廷贤


但即使是这样简单的一个愿望,要想实现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年龄小,陈延贤也干不了什么重活,所以他只好每天上街乞讨,有时候赶上要来的饭不多,陈延贤就自己饿着肚子,把饭盛给弟弟妹妹吃,虽然是这样,但最终他也没有改变两个妹妹被饿死,小弟也被迫送人抚养的事实。

看着眼泪横流的母亲,陈延贤再一次体会到了来自这个社会的恶意,在军阀混战,兵荒马乱的社会下,陈延贤也在心里开始构造起自己心里的美好世界来。

1924年,靠乞讨为生的陈延贤仍在想着自己的出路,虽靠着乞讨也能饥一顿饱一顿地讨生活,但陈延贤不甘心自己一辈子就只能这样。

终于,在一次交谈中,陈延贤得知表哥陈金生正在晋南运城下井挖盐,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也为了给自己谋个生路,陈延贤求着表哥带他出去挖盐谋生。

挖盐的工作虽然没有太多的工艺要求,但对于瘦弱的的陈延贤来说,仍是一份不小的挑战,他先是要下井挖盐,然后还要挑着盐担到与运城一河之隔的黄河南岸三门峡、卢氏一带走乡串村做货郎买卖。

在这样生活了几年后,陈延贤又听说贩卖糕点生意不错,于是他又开始在蛋糕店里学做糕点的手艺,最后在他在卢氏县安了家,凭靠着自己做糕点的手艺,做起了一名游走在山林间的糕点商贩。

也正是因为陈延贤常年挑着货担在四山八乡里跑小买卖,所以他才对山中道路十分熟悉,这也为他后来为红二十五军带路提供了先决条件。


1934年,一货郎救下三千名红军将士,政府曾6次组织寻找


危急时刻

1934年10月,在王明“左”倾错与的影响下,使得中央红军在国民党的“围剿”下,处境十分艰难,党和红军也陷入了严重的生存危机之中。

为了保留革命火种,保存红军作战实力,中共中央决定进行战略转移,当时任红二十五军的军长程子华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接到了来自省委的命令,带着红二十五军进行战略转移。

1934年冬,红二十五军近三千人在程子华的带领下开始长征,他们此次的计划是先到达豫西卢氏县,然后再继续西进,最后直奔豫陕边界和大部队会合。

1934年,一货郎救下三千名红军将士,政府曾6次组织寻找

二十五军长征路线图

当时,红二十五军是长征中最年轻的“娃娃军”,他们之中大多数都是在鄂豫皖根据地战斗中牺牲者留下的孤儿,看着队伍中年龄均在十八岁以下的战士们,29岁的程子华不仅担起了作为军长的职责,更是像大哥哥一样照顾他们。

红二十五军按照计划继续北上西征,不料在他们到达方城县独树镇七里岗时,却突然遭遇到了装备精良的敌军袭击。

原来,早在1934年11月,蒋介石就已派军队提前抢占了入陕必经的卢氏地区西南关隘五里川和朱阳关,除了在红军前面的必经之路埋下重兵外,蒋介石还在红军身后派遣军队追击歼灭。

前面必经之路被敌人占领,后面又有追兵将至,南面面临“内乡王”别庭芳部夹击,北则是黄河天险,而且陇海线上蒋介石还备有军队随时增援。

1934年,一货郎救下三千名红军将士,政府曾6次组织寻找


程子华和队伍一下子被夹在了中间,犹如布袋般,红二十五军随时可成为了敌人的掌中之物。

看这阵势,蒋介石是想要把红二十五军当做和隋末瓦岗农民军李密、王伯当一样,全军覆没于卢氏群山之中。感觉胜券在握,蒋介石还曾得意夸口道,“他们就是插上翅膀也逃离不了了。”

1934年,一货郎救下三千名红军将士,政府曾6次组织寻找

二十五军纪念雕塑


当时正值天寒地冻,内忧外患当前,面临着高出自己近十倍兵力的敌军,红二十五军一下子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

看着眼前的这些“娃娃军”,程子华急切地想着解救之法,“自己牺牲了不要紧,这些娃娃还小,一定要想办法带他们突围出去......”

除了程子华外,部队里的许多同志也都产生了绝望情绪,他们除了主张和敌人硬拼外,还默默做着最后的准备,那时候在军医院养病的伤病员们,为了大部队能离开,他们甘愿集体断后,并还联名程子华等领导送上了请愿血书,并在血书背面写上了自己的籍贯......

在血书面前,这些伤员已经是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如果真到了那一刻,他们宁愿牺牲,战斗到最后一刻,也不要拖累大部队,也要为了大部队转移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就连军医院的七名女护士也向领导说出来她们的打算,如果她们不幸被敌军抓住,保证不拖累部队,如果冲不出去,她们七个人就集体跳崖。

感受到了大家坚韧不拔的革命信念,程子华只觉得自己热泪盈眶,在困难面前,程子华安慰着大家,自己则是努力找着急救之策。

1934年,一货郎救下三千名红军将士,政府曾6次组织寻找

陈延贤事迹简述碑


程子华清楚地明白,红二十五军要想出豫入陕,关键是要找到一条安全的入陕之路,但是现在大路都已经被敌人封锁,要想突围出去,只有找附近山林间的油盐小路,但由于自己和部队对该地地势路途不熟,程子华只好派遣部队寻找熟悉小路的群众。

当时卢氏一带经常遭遇土匪抢劫,再加上敌人对相邻百姓的肆意欺骗,他们宣传红军和土匪一样会烧杀抢掠,以至于当地群众在听说“大部队”来后,也误以为红军是属于抢劫流寇,所以当时大部分群众进了地主民团控制的寨子,只留下少数行动不便的老人看家,因此侦察兵看到这情况,也均是无功而返。

1934年12月4日,因在附近找不到合适的向导,程子华便派遣侦察兵去更远的地方去寻找熟悉路的向导。

终于,在不懈的努力下,侦查团终于在距卢氏县城20余里的横涧乡大干村里,遇到了一位挑着货担去青山赶集卖糕点的货郎,这个扁担郎就是陈延贤。

当陈延贤刚遇上红军时,他的内心是带着些许防备的,但在他和军长程子华深切交流后,他只觉得自己的内心被程子华,被这支队伍深深打动了。

深受感动

看到陈延贤来到了军部,程子华主动和陈延贤交谈起来,在得知陈延贤是山西晋城人,而且还在运城做过工后,程子华激动说道,“我是山西运城人,我们还是老乡呢!

1934年,一货郎救下三千名红军将士,政府曾6次组织寻找

陈延贤雕塑


在两人相互介绍后,一下子就把距离拉近了,在现在战火连天的情形下,看到老乡,陈延贤和程子华内心都是无比激动。

他们从运城出生的关云长谈到了运城的风俗习惯,又从运城的风俗谈到了各自的家世,经历,到目前的处境,一番谈论下来,两个人只觉得心贴到了一起。

而从小备受艰辛凌辱的陈延贤,在受到程子华的贴心交谈时,深深被感动了,他从没想到,自己会有一天被人这么平等地对待,更没有想过,红军首长会是这么平易近人。

在这次见面前,陈延贤就曾被这支红二十五军感动过。事情的起因还要从柿饼说起,有一位小战士在一家百姓的屋檐下摘了几个柿饼,并留下了一个银元,但看门的老太太没有看到,以为是土匪抢劫。就这样,为了维护红军形象,维持军纪,这名战士被严肃处理。

1934年,一货郎救下三千名红军将士,政府曾6次组织寻找

红军长征图


陈延贤从来没有见过军纪如此严明的部队,对此也是十分感动。

在交谈中,程子华了解到了眼前这个扁担郎的艰辛,想起他小时候生活的艰苦,十三岁时的背井离乡,还有独自在外谋生的艰辛,程子华眼圈微红,感慨道,“小老乡,你受苦了!”

就这简单的几个字,却包含着极大的重量,陈延贤内心被深深地感动了。在当时的军阀混战时期,身为扁担郎的陈延贤从小到大受尽了别人的冷眼相待,感受到了来自军长程子华的真挚感情,

陈延贤的眼眶渐渐变得湿润起来。

当程子华向向陈延贤问起附近的山林情况时,陈延贤再也忍不住了,他“嚯”地从板凳上站了起来,焦急道,“程军长,你们快出发吧,不敢拖延时间,我来给你们带路。我这些年来挑着扁担在卢氏山野乡村里来回跑,走过一条小路,这条路只有当地牧羊人才走,其他人一般不知道。这条路虽然险要、崎岖难走,但可以绕过朱阳关、五里川两个隘口,直接到陕西的洛南!”

1934年,一货郎救下三千名红军将士,政府曾6次组织寻找

红军长征

听完,程子华激动地握着陈延贤的手,满眼喜悦,有了这条小路,红二十五军终于可以突围出去了,再看向陈延贤时,程子华满脸写满了感激。

突出重围

在得知有一条小路可以突围出去后,程子华马上召集大家开始讨论,定下战术,现在可谓时间就是生命,一分一秒都不能浪费。

最终,程子华决定兵分两路,他先是让陈廷贤带着部队主力从山间小路出发,之后他又派人在朱阳关一带宣传造势,给敌人造成了红军由此入陕的错觉,以防止敌人发现红军突围。

此时,红军大部队也由羊肠小道向西挺近,虽小路隐秘,但路途并不平坦,这一路不仅有深山峡谷,甚至还要悬崖峭壁,一个不小心,人就会从上面滑落下去。

面临这样的险路,历经过万险的红军哪里会畏惧!他们一路跟着陈延贤前进,向目标地挺进。

原本在进山谷前,陈延贤还担心红军能不能走过这条险路,但一路走过来,陈延贤把红军的坚强看在眼里,就这样能克服万险的队伍,何愁以后不能胜利!

1934年,一货郎救下三千名红军将士,政府曾6次组织寻找

红军抗战雕塑


就这样,经历了三天三夜奔波,陈廷贤终于把红军带出了重围,这壮举,不仅为革命保留了红色实力,也击碎了蒋介石欲将二十五军歼灭于卢氏的黄粱美梦。

突围成功后,红军对这位并不是很熟悉的扁担郎充满了感激之情,

作为军长的程子华在队伍里凑出了二百块大洋,想把这些钱送给陈廷贤,以表达感谢。

在当时的社会收入下,二百块大洋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对于靠卖糕点的陈延贤来说,这笔钱无疑是一笔很大的财富,就自己挑着货担卖货一年,都不一定能攒下这笔钱来。

但即使是面对这么多的钱,陈延贤还是拒绝了大家的好意,他把这二百块大洋还给程子华,深情道,“这个钱我不能要,我是心甘情愿给红军带路的,你们比我需要这笔钱。”

程子华听到这话,心里只觉得心里五味杂陈,他手紧紧地握着这些钱,心里愈加佩服起眼前的这个扁担郎来。

见陈廷贤不肯收钱,程子华便给陈廷贤写下了一张证明纸条,并且还在上面盖上了大印,之后恭敬递给了陈廷贤,并嘱咐他把纸条放好,“从现在起,你就是共产党的人了!”

1934年,一货郎救下三千名红军将士,政府曾6次组织寻找

军民一家亲

陈延贤一愣,接着把纸条像宝贝似的揣进怀里,“没想到我卖了一辈子糕点,最后还加入了共产党,我也是这个队伍里的人了!”看着红军渐渐远去,陈延贤心里也变得哽咽起来!

后来情况

红军离开后,陈廷贤像往常一样回到了家,但不幸的是,他给红军带路的消息被民团知道了。民团的人把他押到了城隍庙,他们先是对陈廷贤进行威逼利诱,

见陈廷贤没有上当后,民团的人又对陈廷贤用尽了各种酷刑,但即使是面临这样的情况,陈廷贤对给红军带路的事情仍旧是只字未提。

见从陈廷贤嘴里得不到什么,民兵的人才把他从城隍庙放了出来。

从城隍庙出来后,陈廷贤便把程子华给自己写的那个纸条藏了起来,因为他不识字,也不敢叫人看,所以对纸条上写的是什么,陈延贤一直无从得知。

1934年,一货郎救下三千名红军将士,政府曾6次组织寻找

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纪念碑


1940年,陈延贤和吉桂枝结婚,之后两人在卢氏置办了两间土房,算是安定了下来,陈延贤也把那张纸条塞到了房梁缝中保存。

可惜的是,在后来日军侵入卢氏后,对该地居民烧杀抢掠,陈延贤的房子被日军烧毁,而那张能证明陈延贤是党员的身份证明也化为了灰烬。

新中国成立后,依靠着自己的手艺,陈廷贤在卢氏县副食品厂参加了工作,虽然没有了当初能够证明自己的纸条,但陈廷贤仍旧以党员的身份的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严于律己,认真工作。

在工作中,陈延贤也曾多次找单位党支书谈话,和他谈及曾经给红军带路,并且红军还给予自己“纸条”的事情,并且还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要求补交党费。

1934年,一货郎救下三千名红军将士,政府曾6次组织寻找

红军纪念雕塑


虽然新中国已经成立,但现实情况是,当时还是有很多敌党特务潜伏在大陆,由于此原因,以至于在陈廷贤在讲述给红二十五军带路的事情时,因为没有证人,而唯一能证明陈廷贤的那张纸条也已经被烧毁,因而陈廷贤当时被造反派说是“招摇撞骗”,政府也没有承认陈廷贤的党员身份。

直至陈廷贤临终前,他仍不忘为红军带过路的事,虽然他的党员身份没有被承认,但他一直没有后悔过自己的决定,他嘴里经常念叨,“朱阳关,五里川......纸条,大印.....”

在他的弥留之际,他还给老婆和女儿们留下遗言,“等我死了以后,你们要把我埋到县委党校旁,我要头枕着党校,面临红军走过的路,永远看下去......”

1984年农历十月初二,陈廷贤去世,享年73岁。

1934年,一货郎救下三千名红军将士,政府曾6次组织寻找

陈延贤墓碑


其实,在解放后,红军也没有忘记这位曾经救过红二十五军的救命恩人,程子华当时任山西省委书记,他也曾亲自派人六次去晋城寻找,但因为陈廷贤当时浓重的山西口音把“陈廷贤”说成了’“陈延献”,所以以至于一直没有找到。

直到1985年,中央军委为了编撰二十五军军史,最终在河南卢氏县找到了陈廷贤老人的家人,当在知道陈廷贤坎坷的遭遇和病故的消息时,现场的人们只觉得内心变得悲怆起来。

在程子华得知陈廷贤已不再人世的消息后,一阵心痛涌上了心间,自己曾派人寻找过六次的人,就这样巧合地错过了,等自己找到他时,人已去世......

1934年,一货郎救下三千名红军将士,政府曾6次组织寻找

陈延贤纪念图


在陈廷贤的事情被人们所熟知后,大家也开始心疼起这位可敬的老人来,县政府对此事非常重视,他们快速恢复了陈廷贤的党员身份,并按照党的政策,给予英雄家人以厚待。

陈廷贤一生有五个女儿,只有小女儿没有工作,政府合理地给陈廷贤的小女儿安排了工作,同时也给予陈廷贤的老婆吉桂枝以照顾。

后来,为了完成陈廷贤的遗愿,卢氏县委县政府把他安葬在县委党校的公墓里,并在墓碑上铭刻了他助红二十五军脱线的事迹,供后人瞻仰。

陈廷贤是一个普通人,却做出了不普通的事,他的事迹,他为新中国做出的贡献,将铭记在每个中国人心里,口口相传,代代不熄。

积分打赏 普通打赏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发布评论

相关推荐

云南老农

云南老农

“桶里都是干尸!”2017年,云南一位老人上山采药,意外发现多个装有尸骨的油桶,当即上报有关部门。专家:都是烈士! 2017年,云南乌木...

探秘历史 2023.07.05 0 388

如果对您有帮助!请支持下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