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探秘历史 正文

1946年,一17岁小伙来到太岳军区找到傅涯:阿姨,我是陈赓的儿子

1946年,一名交通员进入山西阳城境内的太岳军区司令部,身后跟着两个人,一个是来自上海的17岁小伙子另一个是他的姨母。这时,一位穿着军装,留着短发怀里抱着一名婴儿的女同志,从一所普通的民房中出来迎接他们,交通员见到女同志敬了个礼,交谈几句后便离开了。两人跟随穿军装的女同志进到屋里,发现桌上早就准备好了饭菜,女同志招呼两人吃饭,那名小伙子开口说道:“你好,傅涯...

1946年,一名交通员进入山西阳城境内的太岳军区司令部,身后跟着两个人,一个是来自上海的17岁小伙子另一个是他的姨母。

这时,一位穿着军装,留着短发怀里抱着一名婴儿的女同志,从一所普通的民房中出来迎接他们,交通员见到女同志敬了个礼,交谈几句后便离开了。

两人跟随穿军装的女同志进到屋里,发现桌上早就准备好了饭菜,女同志招呼两人吃饭,那名小伙子开口说道:“你好,傅涯阿姨,我是陈赓的儿子!”

那么,这名青年究竟是不是陈赓的儿子?他又为何从上海来到太岳军区呢?傅涯又是怎样做的呢?

这一切还要从陈赓的第一任妻子王根英开始说起。

王根英的早年经历

1946年,一17岁小伙来到太岳军区找到傅涯:阿姨,我是陈赓的儿子

王根英

1906年,王根英出生在上海市郊一个贫困的农民家里,由于家境贫寒,王根英没有机会去上学接受教育。迫于生计,8岁的王根英顶替别人的名字进入了怡和纱厂开始做童工。

当时上海的纱厂因为大多是外资,对工人要求极为苛刻,工人们起早贪黑,稍有不慎就会扣工牌,严重的可能会被开除

王根英进入纱厂后,每天要做十几个小时的工,做不好还要挨打挨骂,就这样年复一年,王根英在早出晚归,两头不见太阳的日子里度过了苦难的童年。

时间一转眼来到1923年,这一年,党组织发展得十分迅猛,在当地发展了很多的党员。王根英所在的怡和纱厂更是我党在沪东区的活动重点,党支部同志们都在附近开办了工人夜校。

1946年,一17岁小伙来到太岳军区找到傅涯:阿姨,我是陈赓的儿子

英商怡和纱厂

王根英积极参加夜校学习活动,在这里她的思想开始转变,认识到了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贫苦的童年生活以及在厂里受到的不平等待遇,使得王根英对于共产党仿佛有种天然的亲切感。

不久,怡和纱厂成立了第一个共青团支部,王根英积极参加并且成功当选第一任团支部书记,就此坚定不移地走上革命道路,积极领导工人运动。

王根英先后参加了三次武装起义,由于表现出色被推选为市政府委员,在艰难的斗争中逐渐成长为了一名优秀的工人领袖。

那么,陈赓又是怎么和王根英走到一起的呢?这段故事说起来还十分有趣。

黄浦江边的相识相知相爱

1946年,一17岁小伙来到太岳军区找到傅涯:阿姨,我是陈赓的儿子

陈赓

陈赓与王根英第一次接触要追溯到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筹备时期,当时陈赓对外的身份是工人夜校的授课先生,前来上夜校学习的上海阿妹王根英慢慢进入到陈赓的视野中,接触一段时间后,陈赓对朝气蓬勃的的王根英产生了好感。

当时,为了能够便于隐藏身份好在上海顺利地开展工作,陈赓经常与当地的工人们交谈,不久就练就了一口十分地道的上海话。

能说会道的陈赓经常去看望王根英的家属,用地道的上海话和他们唠家常,王根英的父亲十分喜欢陈赓,觉得他口才好,人又机灵。可惜当时的王根英对陈赓的一片真心毫无察觉,一门心思奔波于革命事业,因此两人遗憾错过。

1946年,一17岁小伙来到太岳军区找到傅涯:阿姨,我是陈赓的儿子

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

陈赓与王根英再次相见是在武汉,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如期召开,同为大会代表的两人整日在一起开会、讨论,长此以往,陈赓再也无法掩饰自己对王根英感情,他觉得自己必须行动了。

在代表大会上,众人正在积极讨论工作时,直性子的陈赓拿起笔写了一张饱含爱意的小纸条,请人传给了王根英。王根英却认为陈赓在这种场合做这种事,让自己有些下不来台,因此她看过情书后,直接将纸条贴在了会场的黑板上,此事后来也成为了代表们休息时的谈资。

面对王根英的不理不睬,陈赓却迎难而上,又写了一张情书传过去,结果同样被贴在了黑板上。

1946年,一17岁小伙来到太岳军区找到傅涯:阿姨,我是陈赓的儿子

不甘心的陈赓写下第三张情书:“王根英同志,我爱你!我向你郑重求婚,希望你嫁给我!陈赓。”结果不出所料,这第三张情书与前两张也是同样的遭遇,被贴在了黑板上。

屡次失败的陈赓不甘心的对身边的同志们说道:“谁能帮我说服王根英,让她跟我结婚,我给谁磕三个响头!”

这事越传越广,最后传到了周恩来的耳朵里,周恩来专门将陈赓叫去,批评他求爱不讲究策略。在谈话中,周恩来看出陈赓对王根英是真情实意的,也想要促成这段美好的姻缘,于是找来邓颖超,和她一同出面去跟王根英谈话,最后才将两人撮合到一起。

1946年,一17岁小伙来到太岳军区找到傅涯:阿姨,我是陈赓的儿子

陈赓

两人交往后,陈赓问王根英当时为什么会拒绝自己,王根英说:“开始我觉得,你能说会道又爱开玩笑的有点太滑头。”陈赓听了以后当即笑的前仰后合。

陈赓与王根英谈及婚姻大事时,还出现了一段小插曲,原来小时候王根英的父亲给她定了门娃娃亲,现在两人走到一起后,王根英只能请求父亲为她退掉这门亲事,父亲也很喜欢陈赓,自然是没有意见。

但是退婚的事情却遭到了男方的反对,男方家里认为被退婚很丢面子,因为这么多年这还是头一回听说有女方要求退娃娃亲。

王根英的父亲为此专门办了一桌酒席,想办法请当地十分有名望的人士来说情,并且答应将聘礼退回,男方见状,只得答应了退婚的请求。

1946年,一17岁小伙来到太岳军区找到傅涯:阿姨,我是陈赓的儿子

王根英旧照

可以说,如果没有王根英父亲的支持,陈赓和王根英两人的缘分可能到谈婚论嫁这一步就戛然而止了。

1927年,陈赓与王根英在武汉成婚结为夫妻。

美满家庭落得妻离子散

婚后的陈赓和王根英在上海忙于革命工作,不久后两人有了爱情的结晶,1929年,他们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孩子出生,陈赓初为人父,十分高兴,给他取名为知非,因为王根英要照顾孩子,所以陈赓大部分时间都是孤身一人在外工作。

在陈知非两岁多的时候,小姨王璇梅带着他在街上玩,一队英租界的印度巡捕从旁边经过时,陈知非突然指着巡捕的枪说:“你的枪没我爸爸的枪好。”

印度巡捕听到后警惕起来,用上海话问陈知非说:“你爸爸有枪吗?”

1946年,一17岁小伙来到太岳军区找到傅涯:阿姨,我是陈赓的儿子

王根英(图右)与儿子陈知非(图左)

陈知非点了点头,王璇梅当时也不懂事,被巡捕问到吓得不敢说话,巡捕跟着两个孩子来到家里。王根英看到俩孩子后边跟了一队巡捕,心里咯噔一下,巡捕进来后开始询问她关于枪的事情。

机智的王根英回答道:“有啊,他爸爸给他买了好多玩具枪呢!”说完王根英回屋拿出来一把玩具枪,几名巡捕没有看出破绽,只好就此作罢。

这一天,王根英早早地做好了饭,陈赓却迟迟没有回家,王根英开始有些焦急,叮嘱妹妹王璇梅看好陈知非,自己一人出去打探消息,王根英找了所有她能够想到的地方,还是没能找到。

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王根英都在到处托人寻找陈赓,可惜找了很久都没有丈夫的消息,后来她找到原来一个工友,向他寻求帮助,哪曾想这名工友早已经被敌人收买了,没有察觉异样的王根英,第二天就被反动派抓走。

1946年,一17岁小伙来到太岳军区找到傅涯:阿姨,我是陈赓的儿子

王根英被捕后,几经周转被关押进南京“江苏第一模范监狱”,在里面待了四年后,王根英作为周恩来当时亲自点名的三位“政治犯”之一被释放。在入狱四年时间,王根英尝尽了敌人的威逼利诱,但始终坚守革命立场,从未向敌人低头求饶。

王根英被释放后,再次积极参与革命斗争,跟随129师供给部入驻在南宫县前后王家村。不料消息泄露,敌人随即包围了师供给部,经过激烈的战斗,她终于突出重围。结果走到半路时,她突然想起装文件和公款的挎包忘记带出来了,赶紧不顾众人的阻拦,只身返程去取挎包。

王根英回去拿到挎包后,来不及歇息就赶紧回去追赶大部队,眼看快要出村时与敌人遭遇,等到大部队赶到支援时,只看到地上躺着的王根英已经壮烈牺牲,身上布满弹孔和刺刀洞痕,军装已经被鲜血染成红色。

1946年,一17岁小伙来到太岳军区找到傅涯:阿姨,我是陈赓的儿子

百团大战胜利后,陈赓收到电报,得知妻子王根英牺牲的消息后,陈赓悲痛过度大病了一场,整日高烧不退,昏迷了半个月之久,嘴里还一直念叨王根英的名字,大病痊愈后,陈赓立誓要为王根英守节3年。

在行军作战途中,陈赓也常常想念儿子,而他不知道的是,陈知非离开父母后的生活十分悲惨。

陈知非的悲惨童年

自从母亲王根英不幸被捕入狱后,年仅四岁的陈知非还没来得及享受母亲温暖的怀抱,就与母亲分离被接到外婆家生活。

即便过去很长一段时间 陈知非脑子里仍能回想起母亲被捕那天的场景,那一天,一群人冲进他家将母亲从他面前抓走,他吓得哇哇大哭,一直哭到深夜也没有等到母亲回来,而这也是母子俩最后一次相见。

1946年,一17岁小伙来到太岳军区找到傅涯:阿姨,我是陈赓的儿子

陈知非

陈知非在外婆家的生活十分拮据,当时的梦想就是能吃一顿饱饭,好在一家人对他疼爱有加,陈知非7岁时被舅舅送去读小学,可惜不久后舅舅失业只能被迫辍学,开始为了生计做童工。

陈知非第一份工作就是当报童,每天天没亮就被外婆叫醒,一路小跑赶到报纸批发点,拿到报纸后开始跑着在街上叫卖,跑一天才赚几毛钱,而大部分时间全家就是靠这几毛钱度日。

陈知非对于童年最悲惨的回忆要数当时日军空袭上海,一家人逃到法租界躲避轰炸,等回到家才发现房子都被炸成了一片废墟,就连郊区的祖屋也没能幸免。

1946年,一17岁小伙来到太岳军区找到傅涯:阿姨,我是陈赓的儿子

日军空袭上海

原本就饥寒交迫的一家,经历过日军轰炸后流离失所,一番轰炸毁灭的不只是财产,外公因病去世,外婆和舅舅也染上重病。

慢慢的陈知非长大了,进入一家工厂,在办公室里给人当跑腿,一家人的生活也开始慢慢变好,也迎来了命运的转折点。

跋山涉水与父亲相见

陈赓虽然一直带着部队南征北战,可是没有放弃过寻找陈知非的下落。1946年9月,当陈赓带领部队正在在临汾、浮山间迎战国军胡宗南麾下的精锐部队时,交通员来向他报告说在上海找到了陈知非的下落。

陈赓立刻委托上海的地下工作者前去与陈知非取得联系,将他带到太岳军区司令部去。

1946年,一17岁小伙来到太岳军区找到傅涯:阿姨,我是陈赓的儿子

陈知非

一个月过后,一个在银行工作的地下工作者来到王家,讲明了原委后,说受陈赓的委托,将陈知非护送到父亲身边。一家人得知这个消息后万分开心,外婆担心陈知非会遇到危险,于是让陈知非和小姨王璇梅一同前往山西寻找父亲。

陈知非对于外面的世界十分好奇,怀着激动的心情登上了一艘大木沙船,航行了五天五夜后抵达苏北的一个小镇,来到镇子里的解放军驻地后,交通员给他们找来了两身军装换上,也开始有人称他们为“同志”,这里的一切都让陈知非和王璇梅感到兴奋。

1946年,一17岁小伙来到太岳军区找到傅涯:阿姨,我是陈赓的儿子

王璇梅(图左)与丈夫陈锡联(图右)

步入山东境内,陈知非一路遇见了许多有意思的事情,有好多认识父亲的人,有女同志夸陈赓长得十分英俊,也有人说陈赓脾气非常差,这和陈知非想象中的父亲大相径庭,在陈知非外婆的叙述里,陈知非想象中的父亲,应该是一位穿长袍戴礼帽的讲究人。

上岸后陆续奔波了三个月,陈知非与王璇梅终于跟着交通员到达山西阳城境内,进入太岳军区后,一行人没走没多久就出现了开头一幕,陈赓的第二任妻子傅涯出门迎接两人。

陈知非和小姨王璇梅跟随傅涯进入民房后,傅涯招呼他们吃饭,她感觉到有些尴尬,于是开口缓解气氛说道:“你们是璇梅和知非吧,走了一天该饿坏了,快尝尝饭菜合不合胃口。”

1946年,一17岁小伙来到太岳军区找到傅涯:阿姨,我是陈赓的儿子

傅涯(图左)、陈赓(图右)与儿子陈知建(图中)合照

王璇梅开口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后,陈知非开口说道:“你好,傅涯阿姨,我是陈赓的儿子,我叫陈知非。”

谈笑间尴尬的气氛已经烟消云散,吃饭聊天时,陈知非才知道傅涯得知他们今天就能到后,特意让炊事班杀了只鸡,傅涯还贴心地给陈知非抓衣服上的跳蚤,王璇梅看到此景后,说起了两人在路上商量着,如果在这里受了委屈就立刻回上海的事情,说完后惹的哄堂大笑。

傅涯接到陈知非两人后,立刻给正在指挥作战的陈赓写信说明了情况,当时陈赓正在指挥部队发起晋西南战役,刚打完一场胜仗的陈赓收到来信更加高兴,立刻回信告诉傅涯,过段时间带着一家人前往山西沁源相见。

1946年,一17岁小伙来到太岳军区找到傅涯:阿姨,我是陈赓的儿子

陈赓

十几年没有想见的父子再度重逢会擦出怎样的火花?陈赓心里也开始期待着与儿子陈知非见面的一刻。

短暂的相逢

两个月后,刚刚凯旋归来的陈赓带领部队在山西沁源休整,念子心切的陈赓立刻给傅涯写了一封信信,要她立即出发。傅涯收到来信后,抱着儿子知建以及王璇梅和知非二人即刻起身,前往100多里外的沁源县郭道村。

陈赓带着一群同志早早就在村口等候,心情激动的陈赓在村口来回踱步,旁边的同志大喊一声:“来了!司令员你看那几人是不是?”陈赓立刻抬头望去,确认过后赶紧拉扯一下衣角整理好妆容。

1946年,一17岁小伙来到太岳军区找到傅涯:阿姨,我是陈赓的儿子

陈赓(左一)、陈知建(左二)、陈知非(右二)和傅涯(右一)合照

阔别十几年的父子终于相见,这是陈知非最开心、最激动的一天,陈赓一眼就认出了陈知非,仔仔细细的上下打量着陈知非,看到他现在已经长成了血气方刚的小伙子,不禁想到了妻子王根英。

陈赓伸手抚摸着儿子的头,笑着说道:“看你长得多像根英,头发也一样,你妈妈要是看到你肯定高兴地不得了。”提起母亲,陈知非也感到无比的心痛,如果一家人能够团聚该多好。

一旁的王璇梅看到眼前略显沧桑的中年人差点没认出来,回想起上次见到姐夫还是13年前,那时的陈赓年轻,能说会道特别爱开玩笑,这些年来忙于革命事业真的苍老了许多。

1946年,一17岁小伙来到太岳军区找到傅涯:阿姨,我是陈赓的儿子

陈知非

一家人吃过晚饭后,陈赓用一口流利的上海话跟儿子交谈,对陈知非说起了他母亲王根英的趣事:“你妈傻乎乎的,第一次去到延安,说那么高的山,要怎么上得去。”言谈举止间陈知非也感受得到父亲对母亲的感情十分深厚。

之后,陈赓又跟儿子讲起了母亲王根英牺牲的经过:“你妈妈是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是党的忠诚战士。开七大时还挂了你妈妈的大照片。”

看到提起母亲王根英时,陈知非神色有些忧伤,陈赓连忙打趣道:“我可是打听到你以前在上海一家西餐馆当童工,明天做一顿西餐给我尝尝。”

其实陈知非并不是西餐厅的童工,只是给人家清理厕所,怕父亲得知以后伤心,陈知非没有告诉父亲,只是腼腆的笑了起来。

1946年,一17岁小伙来到太岳军区找到傅涯:阿姨,我是陈赓的儿子

晚上睡觉,陈赓和陈知非睡在同一个炕上,陈赓压抑不住心中的喜悦兴奋了一整晚,一会儿给陈知非盖被子,一会儿给他盖毯子。陈知非从没有感受过被父亲呵护的感觉,当晚他第一次感受到了父爱,感受到了父亲对自己的关心真的是无微不至。

陈赓希望一家人能够和睦相处,于是跟陈知非讲不要拘束,叫傅涯“妈妈”就可以,腼腆的陈知非虽然嘴上答应下来,但就是不好意思开口,陈赓察觉后对儿子说:“你还是要喊她‘妈妈’的,以后我们一家人一起生活,一定要团结和睦。”

陈赓问起陈知非以后想做什么工作,陈知非说想要当兵,陈赓却说:“这个仗估计不会打很久了,祖国现在更需要的是技术型人才,去建设我们的祖国,国家强大了才能维护主权不被侵犯。”

1946年,一17岁小伙来到太岳军区找到傅涯:阿姨,我是陈赓的儿子

陈赓(图右)与陈知非(图左)

父亲的一席话让十几岁的陈知非深有感触,随后陈赓亲自给华北大学校长写了介绍信,将陈知非和王璇梅送去学校学习。

陈知非从华北大学理工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了长春一汽制造厂当技术员,没过多久在车间领导的撮合下与钱如琴走到一起。

陈知非与钱如琴回到北京准备结婚时,陈知非带她去见父亲陈赓,一位老人将门打开,陈知非介绍说这就是我的父亲陈赓,钱如琴大惊失色,没有想到这个身着普通,头戴一顶瓜皮小帽的老人竟是陈赓大将。

婚后不久,陈知非夫妇调回北京工作,与家人在一起生活,时隔多年,陈知非又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

1946年,一17岁小伙来到太岳军区找到傅涯:阿姨,我是陈赓的儿子

陈赓大将夫妇陵墓(王根英墓图左、陈赓墓图中、傅涯墓图右)

1960年陈知非的妻子钱如琴诞下一名女婴,由于家中女孩子少,陈知非的女儿深得陈赓的喜爱,陈赓给她取名为“怀申”。

次年春天,陈赓出差上海,心肌梗塞复发,不幸去世,陈知非得知父亲陈赓突然去世的消息,与弟弟妹妹陆续赶往上海。

路上陈知非想起十几年前第一次与父亲相见的那天,父亲问自己:“我死了以后,你会不会哭我啊?”,想到这里陈知非再也控制不住情绪,顿时泪如泉涌。

在陈知非的生命中,与父亲接触的时间并不多,但是陈赓的精神以及思想对陈知非有着深远的影响,陈知非一生努力工作,用自己的方式发光发热,无愧于陈赓大将的革命传承。

积分打赏 普通打赏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发布评论

相关推荐

云南老农

云南老农

“桶里都是干尸!”2017年,云南一位老人上山采药,意外发现多个装有尸骨的油桶,当即上报有关部门。专家:都是烈士! 2017年,云南乌木...

探秘历史 2023.07.05 0 389

如果对您有帮助!请支持下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