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探秘历史 正文

1968年,两具空难烧焦尸体抱在一起,22天后中国首颗热核导弹试爆

1968年12月5日凌晨,一架飞机在首都机场上空徐徐降落,就在这时候意外却突然降临,飞机在离地面约四百米的时候突然失去了平衡,而后便一头扎进了距机场一公里开外的一处玉米地里,只听见“轰”的一声巨响,飞机在失事坠机后轰然爆炸,灼眼的火光冲天而起...当救援队赶到飞机失事现场时,现场已化作一片火海,救援队将大火扑灭后紧急进行人员搜救,却看见两具已经烧的焦烂的尸体...

1968年12月5日凌晨,一架飞机在首都机场上空徐徐降落,就在这时候意外却突然降临,飞机在离地面约四百米的时候突然失去了平衡,而后便一头扎进了距机场一公里开外的一处玉米地里,只听见“轰”的一声巨响,飞机在失事坠机后轰然爆炸,灼眼的火光冲天而起...

1968年,两具空难烧焦尸体抱在一起,22天后中国首颗热核导弹试爆

当救援队赶到飞机失事现场时,现场已化作一片火海,救援队将大火扑灭后紧急进行人员搜救,却看见两具已经烧的焦烂的尸体相拥在一起...

当人们费劲将两具尸体分开时,不知是谁发出一声惊呼,人们发现在两具尸体相拥的胸腹间,竟有一份用公文包装着的文件完好无损,原来这两人之所以相拥,是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用自己的身体保护文件不被大火侵蚀,一念及此,在场众人无不悚然动容...

到底是怎样一份文件,竟值得他们用生命来保护?事后得知,这是一封关于热核导弹武器的绝密文件,其中记载着热核导弹武器研究的关键性研究成果,当时热核导弹武器的研究只差一个关键步骤便基本完成,而这封绝密文件上的资料就是这“最后的钥匙”...

有了这封绝密文件的技术支持,我国成功研制出了热核导弹武器技术,在22天后的东北无人区,我国第一枚热核导弹在无人区试爆成功,一朵巨大的蘑菇云在天空中缓缓升起,目睹这一切的研究员们欢欣雀跃,共同见证了这历史性的时刻!

1968年,两具空难烧焦尸体抱在一起,22天后中国首颗热核导弹试爆

在热核导弹试爆实验成功的同时,人们不会忘记为传递绝密文件而在飞机上牺牲的两名相拥的烈士,他们是谁?他们为我国核武大业又做出过怎样的贡献?飞机失事时,他们以肉身保护绝密文件的信仰源头又是什么呢?

天才的诞生

在1968年12月5日的这起飞机坠毁事故中,相拥保护绝密文件的二人,一位是著名的“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另一位是郭永怀的警卫员牟方东,郭永怀是这次热核导弹研究中重要人物之一,他的逝世给我国带来了无可估量的损失,他牺牲的当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授予了他烈士的称号。

1968年,两具空难烧焦尸体抱在一起,22天后中国首颗热核导弹试爆

郭永怀

郭永怀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长期致力于研究空气学与航空工程研究,为我国“两弹一星”及核武实验做出过杰出贡献,这样一位我国的“宝藏人物”,他的一生其实也充满着曲折,我们便从他的生平开始说起。

1909年4月4日,郭永怀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市滕家镇的一户贫苦农家,郭永怀在家中排行老四,他从小便聪明伶俐深得父母长辈喜爱,在郭永怀十岁那年,父母将他送往办学堂的叔叔那里读书,郭永怀读书虽晚,但天资聪颖的他很快便追上了同学的进度,在班上名列前茅。

1926年,17岁的郭永怀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青岛大学附属中学,成为了四里八乡第一位考进城去的公费中学生。

1929年,郭永怀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天津南开大学理工班,1931年7月,郭永怀转入南开大学·本科,从此之后便开始专攻物理。

1968年,两具空难烧焦尸体抱在一起,22天后中国首颗热核导弹试爆

天津南开大学旧照

1933年,郭永怀结束了四年南开学习生涯,前往北京大学物理学深造,在北大攻读物理学三年后郭永怀毕业,此后他便留在北京大学一边做着助教,一边继续进行着科研工作。

直到1938年夏天,中英基金会留学委员会举办了第七届留学生招生考试,郭永怀知道这个消息后,对知识的渴望使得他立马报了名。

郭永怀报考了力学专业,而当时仅报考力学专业的参考者就有三千多名,面对如此众多的报考者,留学委员会却只招收一名学员,这无疑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在当时报考的考生中,林家翘、钱伟长等日后我国著名物理学家也参与了这次考试,最终考试结果是:郭永怀、钱伟长、林家翘以五门科目总分超过350分的高分并列第一,留学委员会破格将三人同时录取。

1968年,两具空难烧焦尸体抱在一起,22天后中国首颗热核导弹试爆

林家翘

可由于政局纷乱,当时日军的铁蹄在我国境内肆意践踏,我国的政治、交通等各方面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因此他们虽在1938年便通过了留学生考试并决定即刻前往英国留学,但因为二战爆发并没去成,直到1939年12月才争取到前往加拿大留学的机会。

可就在他们从上海港口登船准备前往加拿大时,却意外地发现,去往加拿大的签证居然是日本政府签发,这让郭永怀、钱伟长他们感到十分愤怒,他们认为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正在中国大陆上肆虐,自己作为中国人,宁可放弃宝贵的留学机会,也不能上日本人的船,于是三人依然拎着行李下了船。

1968年,两具空难烧焦尸体抱在一起,22天后中国首颗热核导弹试爆

钱伟长

直到1940年8月,郭永怀才再次获得了前往加拿大的留学资格,此时距离他通过留学生委员会考试已经过去两年,两年之后郭永怀、钱伟长、林家翘三人才得以前往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师从著名数学家辛格教授,继续深造学业。

郭永怀三人在多伦多大学进步神速,连他们的老师数学界泰斗辛格也不禁为他们感到由衷地赞叹:“想不到中国有这样出色的人才,他们是我一生中很少遇到的优秀青年学者!”

毅然回国

1941年5月,郭永怀在加拿大留学仅半年便取得了硕士学位,转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郭永怀在加州理工学院主研空气动力学,在加州理工学院留学期间,郭永怀展现出了非凡的科研天赋和才能,他的研究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令当时美国许多顶流科学家都对这位远道而来的中国留学生刮目相看。

1968年,两具空难烧焦尸体抱在一起,22天后中国首颗热核导弹试爆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现照

当时钱学森也在美国留学,郭永怀是他的师弟,二人因共同的国籍、爱好、研究热忱而逐渐相知、相识到熟稔,他们经常在一起研究物理学问题,在长时间的相处下,钱学森对这位小师弟“刮目相看”,这位小师弟不仅有着过人的才能,对研究的热情也时刻保持高涨,钱学森暗暗断言,这位小师弟未来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物理学家。

郭永怀极高的科研天赋在不久之后便得到了证明:他在来到加州理工学院留学后不久,便与钱学森一起联名发表了震惊世界的数论论文《跨声速不连续解》,成功破解了声障这一技术难题,基于郭永怀的研究成果,美国第一架超音速战斗机F-10问世,郭永怀也因此名声大振。

1968年,两具空难烧焦尸体抱在一起,22天后中国首颗热核导弹试爆

超音速战斗机突破音障瞬间

此时的郭永怀已是美国一流科学家之一,在郭永怀发表克服声障的论文后不久,美国著名数学、物理学家西尔斯想在康奈尔大学创办一所航空研究院,他专程拜访了郭永怀,希望郭永怀能到康奈尔大学去任教。

郭永怀欣然应允,在郭永怀的帮助下,西尔斯创办了航空研究院,郭永怀是研究院三位创立者之一,此后他在康奈尔大学中执教长达十年时间,在此期间内,郭永怀创造性地开辟了一种全新的算法——PLK算法,在以人力计算为主的年代,PLK算法极大提高了计算的效率与精度,此后被广泛应用于基础力学、物理学之中。

在康奈尔大学的十年时间里,郭永怀结识了自己未来人生的伴侣李佩女士,李佩女士是著名的教育家、语言学家,郭永怀与李佩“一文一武”很快便坠入爱河,1948年秋天,二人成婚,当时郭永怀已经是康奈尔大学的终身教授,一个月的工资已高达800多美元,一家人过着富足的生活。

1968年,两具空难烧焦尸体抱在一起,22天后中国首颗热核导弹试爆

李佩

然而,郭永怀虽在国外生活得很安逸,他却并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在国外留学的这十多年时间里,无时无刻不在想着等时机成熟了便要返回祖国。

美国有关部门的人便曾找到郭永怀并问他:“你为什么要到美国来?”郭永怀回答说:“为了将来能回去报效祖国。”

美国国防部也曾派人找到他,希望他到与国家国防尖端技术有关的实验室工作,美国方面开出了比当一个大学教授还要丰厚几倍的待遇,前提是如果美国与别国开战,郭永怀要坚定不移地站在美国立场,为美国人“服兵役”,对此郭永怀果断拒绝,他说:“我是一个中国人,没有义务服你们美国人的兵役。”

1968年,两具空难烧焦尸体抱在一起,22天后中国首颗热核导弹试爆

郭永怀

因如此,郭永怀无缘参与美国高度机密的科学研究,郭永怀的研究方向也刻意不与这些敏感的版块挂钩,以免得以后自己要回国时,美国人横生枝节。

1949年10月1日,中国共产党结束了中国长达几十年的混乱纷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消息传到美国后,郭永怀感到振奋不已,他一心想要回国的愿望终于有望实现了。

然而就在郭永怀盘算着如何回国的时候,中国与美国之间就在朝鲜这片狭小的土地上爆发了战争,美国在国内颁布了禁止中国人出境的禁令,郭永怀得知此事后万念皆灰,他的心中充满着对国家和对自己不能回国的担忧。

1968年,两具空难烧焦尸体抱在一起,22天后中国首颗热核导弹试爆

郭永怀

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中、美、朝签署了停战协定,美国不久后解除了禁止中国人出境的禁令,郭永怀知道以后又迫不及待张罗起了回国的事。

郭永怀的妻子李佩后来回忆说:“美国对中国学者的回国禁令一经取消,老郭就坐不住了,他整天便想着回国的事...许多朋友劝他说,在美国孩子可以受到更好的教育,自己也能享受到优越的待遇,为什么还要回那个贫困的祖国呢?郭永怀对此生气地说‘国家贫弱,只能说明我们这些当儿子的无能!’。”

郭永怀回国之意已决,为了避免美国当局找自己麻烦,在一次与学生们的野外聚餐中,郭永怀掏出了一大沓十几年写成的、还未正式公开的研究成果,郭永怀将这些研究成果一页页全都丢进了篝火中烧成了灰烬,以示自己归国的决心,在场的学生们都惊掉了眼睛。

1968年,两具空难烧焦尸体抱在一起,22天后中国首颗热核导弹试爆

郭永怀与妻子李佩

美国当局几次三番想阻拦郭永怀回国,可一来郭永怀并没有涉及国家机密的研究,二来郭永怀已经把自己多年研究成果付之一炬,美国人无从扣留威胁,美国当局没办法,只能放郭兴华归国。

郭永怀的归国时间定在了1956年9月,当时郭永怀的师兄钱学森已先他一步回国,在得知郭永怀即将归来的消息后,钱学森按捺不住心中喜悦给郭永怀写了封信:“快来!快来!请兄多带几个人回来!这里是科学研究者们的天堂,忘去那黑暗的美国吧...”

以上仅是钱学森写给郭永怀一封长信的节选,寥寥几字,也足见钱学森得知郭永怀要回国后的兴奋之情。

1968年,两具空难烧焦尸体抱在一起,22天后中国首颗热核导弹试爆

钱学森

1956年9月初的一天,郭永怀携妻子早早来到港口,登上了归国的“克里夫兰总统号”巨轮,1956年9月30日,郭永怀、李佩在广东省达罗湖边防站下了船,这是他们十六年来第一次踏上祖国的土地。

此后郭永怀来到北京,钱学森力荐他担任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不久后周恩来在中南海接见了他,当问及郭永怀有什么要求时,郭永怀说:“我想尽快投入工作...”

之后,郭永怀便全身心投入到科学研究当中,当时新中国许多技术水平还不成熟,郭永怀带头领着研究人员们就着一项项技术难题攻坚克难,他早出晚归,节假日也从不休息,他将毕生所知所学全部投入在了国家建设中,为祖国科技水平发展鞠躬尽瘁。

1968年,两具空难烧焦尸体抱在一起,22天后中国首颗热核导弹试爆

郭永怀

“两弹一星”元勋

郭永怀一生中获得过数不清的荣誉,其中最为人耳熟能详的要数“两弹一星”元勋了,他曾受钱学森推荐,毅然参与了两弹一星的研发工程,我国核武之所以能取得如今的巨大成就,郭永怀功不可没。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我国决定自主研制核武器,于是一百多位各个领域的科学家组成了一个特殊的科研群体,开始了核武器研发的攻坚工程。

当时郭永怀担任九院副院长,他主管核武器力学部分工程,并为科研成果武器化提供设计指导。

当时研究小组的研究所设在北京,要进行核武实验的话,需要来回往返于我国北部核试验基地与北京之间,十分麻烦,于是应研究需要,科研队伍整体搬迁到了青海新建的基地。

1968年,两具空难烧焦尸体抱在一起,22天后中国首颗热核导弹试爆

郭永怀

青海自然条件恶劣,科研队伍们经常忍饥挨饿,可一腔报国热忱使他们无惧生活上的困难,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在郭永怀的倡议和指导下,我国首个有关爆炸力学的科学研究规划迅速出台,我国核武研究走上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郭永怀的研究队伍以先进的“内爆法”为主要研究方向,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确定了最佳方案,为加快原子弹的研究进程,党中央组织在北京的科研队伍陆陆续续前往青海,群策群力为原子弹研发工程助力。

在郭永怀与一干研究人员的努力下,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随着一声震天巨响,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引爆,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五个成功研发了原子弹的国家!

1968年,两具空难烧焦尸体抱在一起,22天后中国首颗热核导弹试爆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1965年5月30日,周恩来、邓小平等党中央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了郭永怀等原子弹研发工程专家,原子弹的成功试爆使得科研人员们信心大振,他们很快便投入到下一项工作之中——为国家研制第一颗人造卫星。

郭永怀受命组织领导科研人员们进行对“东方红号”卫星本体及反地卫星的研究工作,接受任务后,郭永怀每天一大早便赶到实验现场,不断在系统联试中找问题,在郭永怀与科研人员的努力下,“东方红号”卫星很快便进入了正式实验阶段。

在即将进入正式实验阶段前的时间里,郭永怀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有时候为了计算一项重要数据甚至通宵达旦,最终“东方红号”实验取得巨大成功,郭永怀又转而投向了氢弹的研究中...

1968年,两具空难烧焦尸体抱在一起,22天后中国首颗热核导弹试爆

“东方红号”卫星成功发射

郭永怀致力于研究核武长达八年有余,从原子弹到氢弹,再到核航弹、核导弹,新中国核武器研究初期的每一项核试验背后几乎都有他的身影,对我国核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的郭永怀在谈及这些时却谦虚地说:“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科技工作者,我唯一的愿望便是自己的祖国能尽早强大起来,永不再受人欺侮。”

元勋的陨落

1968年10月3日,郭永怀再次受任,前往青海核试验基地进行热核导弹的研发工作。

当时的郭永怀已经年过半百,长期高强度的工作使得郭永怀两鬓斑白,他在研究所整整埋头研究了两个月后,突然发现了一条有关热核导弹研究的重要线索,他急忙将线索整理好后,将纸面的数据装封在一个公文袋里,想尽快将这些信息传达给北京的科研人员。

1968年,两具空难烧焦尸体抱在一起,22天后中国首颗热核导弹试爆

核试验参与人员围在一起跨看实验数据,右一郭永怀

于是他带着他的警卫员牟方东由青海核试验基地赶往兰州,为了尽快到达北京,郭永怀决定在兰州机场登上飞往北京的飞机。

1968年12月4日晚,郭永怀登上飞机,当时的他做梦也想不到,他的生命会到此戛然而止...

5日凌晨,郭永怀乘坐的飞机在北京首都机场缓缓降落,可就在飞机距离地面仅有四百多米的时候,飞机却突然失衡,一头向1公里外的一片玉米地上斜斜坠了下去,飞机坠地时撞碎了燃油箱,火光一瞬间冲天而起,现场化作一片火海...

1968年,两具空难烧焦尸体抱在一起,22天后中国首颗热核导弹试爆

郭永怀

原本在首都机场迎接郭永怀的科研人员们乍闻噩耗,赶忙向坠机的那片玉米地赶去,等他们到现场时,那里已变成了一片“人间炼狱”,大火燎原般焚烧着机身,滚滚浓烟直冲云霄,一点也感觉不到还有人存活的迹象。

消防人员扑灭了大火之后,与郭永怀相识的研究员凭借郭永怀脑后的一撮白发认出了他,郭永怀的尸体与他的警卫员牟方东的尸体紧紧抱在一起,当人们费劲将二人的尸体分开时,现场不知是谁突然发出一声惊呼,原来在二人相拥的胸腹处,一封用公文包装着的绝密文件竟完好无损,郭永怀与他的警卫员用生命保护了这封文件的安全...

我们无从想象当时郭永怀与他的警卫员是如何在短暂的十几秒钟决定相拥保护那封绝密文件的,但那封记载着热核导弹关键数据的文件,在当时便是完完整整地显现在了人们的面前,现场众人目及此景,无不涓然泪下。

1968年,两具空难烧焦尸体抱在一起,22天后中国首颗热核导弹试爆

郭永怀生前与警卫员的合照

郭永怀在生命的最后关头用身体保护了记载着我国热核导弹研究最后关键数据的文件,这些数据正是我国热核导弹研发的最后一把“钥匙”,幸得这封文件保存完好,我国的热核导弹研发终于突破了最后一步,在1968年12月25日,我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爆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这一切郭永怀却再也看不到了...

在热核导弹试爆取得巨大成功的当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授予郭永怀及其警卫员以烈士称号,1999年,郭永怀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8年7月,国际小行星中心正式向发布公告,宣布将编号为212796号小行星正式且永久命名为“郭永怀星”,以表示对伟大物理学家郭永怀先生的纪念,昔人已逝,如今的中国繁荣且昌盛,我们当怀着对前任的追缅,在历史的风尘中继续砥砺前行。

积分打赏 普通打赏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发布评论

相关推荐

云南老农

云南老农

“桶里都是干尸!”2017年,云南一位老人上山采药,意外发现多个装有尸骨的油桶,当即上报有关部门。专家:都是烈士! 2017年,云南乌木...

探秘历史 2023.07.05 0 394

如果对您有帮助!请支持下作者